19省第八批落地消息更新;已有68個品種滿足第九批國采基本條件。
68個品種初步滿足第九批條件
近日,江蘇省醫保局發布《關于公布第八批國家組織藥品集中采購部分品種第二備供企業的公告》,此外,內蒙古、海南、吉林等省也在近期更新了第八批落地進展。
在中選品種落地方面,青海于近日展開中選品種掛網工作,要求于5月31日17:00前完成配送關系確認工作;內蒙古自治區醫藥采購中心正針對第八批國采內蒙古中選品種殘缺規格展開供應意向征詢,涉及氯沙坦氫氯噻嗪和阿莫西林克拉維酸兩個品種,合計約定采購量超過25萬(片/粒)。
據統計,目前江蘇、寧夏、陜西、甘肅等13省已確認第二備供企業結果(13省完整名單見文末附2);吉林、海南、云南的第二備供企業公示期也已結束,即將發布正式名單,距離第八批正式在各省的落地更進一步。
按照國家醫保局在《關于做好2023年醫藥集中采購和價格管理工作的通知》中“開展第八批并落地實施,適時推進新批次藥品集采”的要求,第八批國采于7月落地后,第九批國采或將隨之啟動,按照往批集采4到8.5個月不等的間隔時間推算,其啟動時間可能在8月到9月。
據藥智網統計,目前尚未納入國采且競爭格局≥3家的品種已達到198個。從前幾批國采競爭廠家達3家及以上、第七批國采競爭廠家達4家、第八批國采競爭廠家達5家的情況來看,第九批很可能延續競爭廠家數≥5家的條件。
易聯招采數據顯示,目前過評企業數滿5家及以上的品種已有68個(完整名單見文末附1)。但由于仍存在過評窗口期,具體納入下一批國采的品種仍要結合臨床使用量、產品價格、專利、產能等多方面因素考慮。
保供壓力增加
對藥企成本控制提出更高要求
除了品種,新一批集采規則也是業內關注的重點之一,有業內人士曾向賽柏藍分析,第九批國采的規則優化仍會集中在保供和規范競爭上。
從往批集采中選情況來看,保供壓力正逐漸加大。例如,第八批國采中就有企業剛獲得批件就參與了國采,雖然中選企業數量多了,但其中部分企業此前幾乎沒有市場份額,保供壓力較大。
在近期由同寫意新藥英才俱樂部策劃的“首屆廣州國際生物醫藥產業大會”上,也有企業提到“國內藥品帶量采購、醫保談判,使得我們成本壓力非常大,供應鏈安全也是我們主要考慮的因素”。
國家聯采辦曾表示,將針對采購中發現的企業不履行供貨協議等問題予以嚴肅處理,各省也將對中選后無法履約的企業給予失信評級并作出相應處置,此前因斷供被聯采辦列入違規名單的藥企近三年內參與各省集采的資格都將受到影響。
國家醫保局也提出要“提高集采精細化管理水平”“加強藥品價格綜合治理”,包括綜合考慮市場競爭格局、企業生產供應、信用和履約情況、產品質量或臨床認可度等因素完善采購規則,倡導多家中選;探索穩慎有序擴大新批準上市藥品進入醫藥采購市場的首發價格形成機制覆蓋范圍;嚴防變更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或改換規格包裝等“改頭換面”漲價行為等。
從國采到各省、省際聯盟集采,集采展開次數和被納入品種數量都顯示著2023年是集采大年,此外,由于多批國采陸續到期,續標同樣是今年的重要工作之一。
隨著各項集采推進,種種條件對中選企業的成本控制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從原材料輔料、人工薪資福利,到質量管理、能源消耗以及固定資產折舊和維護等成本都需要更精密的管理,以通過規?;?、集約化的生產方式和管線布局在常態化集采下獲取競爭優勢。